國家發(fā)改委社會發(fā)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:綠色生成建設
發(fā)布時間: 2015-09-13 16:07:04 | 來源: 聯(lián)盟中國 | | 責任編輯: 沈曄
楊宜勇:很高興參加第二屆城市發(fā)展與生態(tài)平衡高峰論壇。組委會讓我就“綠色城市發(fā)展”做一個專題發(fā)言,我也很高興。為什么呢?因為綠色發(fā)展,習總書記很看重。綠色發(fā)展將成為“十三五”發(fā)展規(guī)劃的重要主題和新的亮點之一。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除了過去說要尊重辦事情、尊重經濟規(guī)律、尊重社會規(guī)律,還特別強調要尊重自然規(guī)律來辦事情。比如上午的領導提到了,所謂人定勝天的事情,這樣的事情我們就要不干,從過去的多干到少干,從少干到不干,這就是一個理念的變化。包括關于生態(tài)文明城市的建設也是這樣。
說生態(tài)文明,大家只看見了生態(tài),沒有看見文明。大家過去寫報告也是這樣,文明是你的經驗,至少說有一個理念,這個理念是深入人心的。從書記,到企業(yè)家,從非社會組織,到每一個老百姓都尊重綠色發(fā)展。做這到一點很難,所以我們要廣泛的傳播綠色的理念。一到現實中間的問題就發(fā)生沖突。上海世博會有一句話說:“城市讓生活更美好”,的確是這樣,城市有吸引力,有集化功能,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(yè)機會,能夠提供更高收入的工作崗位。這一點毫無疑問是有的,但城市的毛病也是很多的,我們沒有看到。包括京津冀協(xié)同發(fā)展,提出來北京太堵了、北京太霧霾了、北京的噪音太大了、北京的房價太貴了。現在北京的綠色發(fā)展就是減量化,這個減量化包括總人口的減量,六城區(qū)人口的絕對減少。為了綠色發(fā)展,很多城市還在攤大餅,還在做大,很多省級市,很多地級市,我覺得這種觀念也是要調整的。城市不是越大越好,但是中國有個毛病,城市做大了,行政級別肯定要上去,這是很多人把推動城市發(fā)展的另外一個不良的動力。
第二、各地的綠色做法要制度化。像地級市,都有部分立法權了,關于綠色發(fā)展,關于生態(tài)平衡,關于環(huán)境保護方面,有什么立法?沒有。城市里邊,社會組織里邊,農村有什么?有鄉(xiāng)規(guī)民約。關于共同保護好山、水、林系統(tǒng)的,關于在城市社區(qū)里邊,老百姓的這種生活行為,沒有這種民約式的約束,城市里邊人均排放的污水是發(fā)達國家的十倍,它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,但是污水開發(fā)的更少。城市里邊,人均固體垃圾的排放是發(fā)達國家的15倍。這些都是什么?我們還有很大的問題,要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上。政府的行為,企業(yè)家,企業(yè)里邊,包括每個公民,都要有這樣的文明,文明就是我們的共同價值觀,各種表達形式上面,不僅要有,而且要充分的體現出來。
第三、有了這個制度,要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上、行為上。比如我們也宣傳一些好的理念,說要團結,要有愛,要扶老攜幼,可是你見了老人不扶。有一個七歲小孩,看見一個老大娘摔倒了,他兒子去扶,他媽說,你扶什么扶。我們的教育都是被敵視的,沒有融為一體。
第四、除了理念、制度、行為,就是你們的績效有什么改善?國外表述績效有很多,我們光看沒用,比如水的污染狀況,天上的、地表的、地下的,地下的、淺層的、深層的,空氣的質量,各種含量,然后土壤,沒有任何人提到土壤,中國人的土壤也是污染的很嚴重的。說我們的絲綢之路,我們出口絲綢,現在絲綢干不過印度。說文明的茶葉,也不是第一大國,我們的茶葉也干不過斯里蘭卡,中國的茶葉人均消費可能在全世界排到第十左右。茶葉出口,農藥殘留,重金屬殘留,解決沒有?解決了你出得去,解決不了,你出不去,光說色香味不行,國外靠儀器設備來化驗。這些在績效方面都是很重要的。生態(tài)文明好了之后,人的壽命就得活的長,全國平均壽命75歲,你那兒多少歲?最后要留到你的績效上。
聯(lián)合國還說了,一個地方的健康不能光用平均壽命的長度來解決,還有一個人的余命,平均的不健康的余命,中國在平均不健康的余命里面是全世界最長的,有的時候超過10年到11年。第三個層次還得測量是什么病,是生活方式的病,還是腫瘤,這些腫瘤就是和不健康的水,不健康的氣體,不健康的固體排放物緊密相關的。癌癥的發(fā)病率都得報告的,不報告這些都缺乏說明力,都沒法走向世界,我也是世界經濟論壇的理事,你要拿這套術語向全世界表明,你才能夠獲得全世界的認可。
比如還有一個,韓國我去過,他們給我看過振興漢江的計劃。我們剛才看到的片子,都是把河流邊砌起來了,再到漢江,十年前,就是把這些硬化的全扒掉,這是最高級的一種。環(huán)境因素不止是植物,難道自然界除了動物只有植物嗎?不是,大家知道微生物也很重要。所以,為什么要把這些扒開,恢復微生物體系。北京市統(tǒng)計,微生物都少了,水體自我凈化的功能就弱了。所以,我希望未來,可能20年以后,咱們把堤岸那塊修好,現在堤岸都是帶呼吸的。所以說,綠色,我們的理念還真的不強。
我們看看綠色發(fā)展的理念走過的脈絡。1962年美國人卡爾遜發(fā)表了《寂靜的春天》,對傳統(tǒng)的工業(yè)文明造成環(huán)境的破壞做出深刻的反思,警醒世界。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(fā)表了《增長的極限》,對西方工業(yè)化國家高能耗、高污染的增長模式提出嚴重置疑。1989年英國的環(huán)境學家提出來綠色的經濟藍圖,首次提出了綠色經濟的概念,現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里面,我們要算綠色GDP都不敢算,一算全是負的。所以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理念,其實古代是有的。比如山海經,比如這個村莊后的樹木不去砍的是也鄉(xiāng)規(guī)民約的,砍的多了,在村子里邊,我說的是解放前,還可以把他處死刑?,F在很多寨子里邊也是,木樓集中連片的也是,防火意識要求也很強。一個人如果自己家著火了,村民幫他救了,他要請全村的人吃飯,這都是村規(guī)民約里面的。如果把別人家的房子燒了,他要被趕出這個村子,他無家可歸。只有這樣的嚴重的法則,他才能夠警醒。如果他燒了十幾戶人家,這個寨子的人可以把他打死。傳統(tǒng)的有,但是進城以后,每個人的個人利益得到膨脹,公共利益,環(huán)境保護,像這樣公共領域的話題夠得不到重視,不重視。
改革開放,三十多年過去之后,大家才意識到清新的空氣多重要。之前有APEC藍,最近有閱兵藍。過去我們說霧霾,我們說倫敦的時候,說霧都倫敦,那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。我們說美國的光化學事件,也說它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。我們說日本的水污事件,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?,F在全國各地出現的從齊齊哈爾到三亞,2/3的國土出現的霧霾是什么的產物呢?這都和社會的基本制度沒有什么關系,如果你不尊重自然規(guī)律,過分挑戰(zhàn)自然,你就必然要遭受到自然的懲罰。
綠色城市的建設,主體是多元的,多元的主體要進行聯(lián)動,至少有主體,有企業(yè),有社會,有個人。比如濫用汽車的問題,總書記都說了,北京市有的人出門上班三五公里都開車,這是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嗎?這是綠色發(fā)展嗎?這是綠色發(fā)展所要求的嗎?所以,北京的霧霾現在有一半以上都是汽車尾氣,汽車尾氣就是氣濃膠,比鋼鐵廠、水泥廠的碳的顆粒物成分要復雜的多得多。所以說,京津冀協(xié)調發(fā)展的文件,我覺得各地要深刻的學習,特別是在京津冀協(xié)同發(fā)展過程中間,北京市承擔的責任,各省的省會,各地級市的所在地都要學習。不要再強調極化,不要做大了,我們的城市結構要往下發(fā)展,發(fā)展縣城,發(fā)展小城鎮(zhèn)。城市化不是為了省錢都往大城市集聚,這是很省錢的。但是空間的高度集聚是很有問題的。
不能夠濫用化學品,包括洗滌劑,包括香水,到底什么東西?其實可用,不可用的。比如有個科學院的院士跟我說,洗頭發(fā)其實一個禮拜用一次洗發(fā)水,可是有的洗發(fā)水公司說不能有頭皮屑,現在推薦天天都洗,這個對皮膚都是傷害,健康的人應該是有頭皮屑的,你不能把那些用堿性的東西都腐蝕掉,是有傷害的,對水體的傷害也很大。
濫挖礦場,土壤面積是很廣的,所以國務院最近出臺了,要連續(xù)出臺十年水體防治的規(guī)劃,十年大氣治理的規(guī)劃,十年土壤的治理規(guī)劃,十年都治理不完。所以,至少要反映這點,還有噪音,還有電池污染。為什么說我們的醫(yī)學越來越發(fā)達,為什么說新生兒出生的缺陷率生下來還在提高,就是我們過分的虐待自然,自然對人類的抱負,沒有尊重自然規(guī)律。這都是要深刻反思的。城市并不是越大約好,我們都知道,說城市有熱導效應,城市大了,中間越來越熱。
我十年前就參加武漢城市風道的建設,風廊,現在叫綠廊,現在叫風廊,城市風來了要過得去,我們很多時候修的是釘子路,現在一排樓,高樓二三十層,可能一下一百多米,二百米,這就是沒有綠色好城市的風廊,會加速城市的熱導效應。我們現在又發(fā)現有雨導效應,現在我們抓緊研究,現在基本上承認,大城市都有雨導效應,就是城市的中心會下大雨,這和空氣動力學,和氣象學是聯(lián)動的,是自然科學的問題。
現在說快雨怎么排的問題,排不了,存下來的問題。上午陳淮講我們要建城市地下的大蓄水池,水來了,太大了,排不走,先存下來,然后澆花,或者補給城市管道用水,還有一些綜合管道,比如輸水的綜合管道,里邊將來還可以加管的,然后還有氣管,還有電管,電管還分強電弱電,現在就跟多修一條地鐵式的,挖個洞,里面碼管子就行,那條管道全是碼線,另外一個管道全是碼氣?,F在各地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也同比下滑。
現在我們發(fā)現還有一個就是毒島效應,像美國的波士頓城市中心,毒島效應也在增強。所以說,大城市并不是越來越好。所以,京津冀協(xié)同發(fā)展,就是北京市的人口總量要控制,結構上要疏散,中心城區(qū)就是六城區(qū),向六城區(qū)以外擴散。人口的密度必須降下來,中心城區(qū)的密度要降下來,單位平方公里創(chuàng)造的GDP肯定要上去,你就得產業(yè)的升級。
所以,中國人其實我們不要光看表面上光鮮的東西,一定要看它背后的東西。比如天安門廣場的閱兵,反法西斯70周年,非常的光鮮,但是在廣場撤退的時候發(fā)現中國丟的垃圾是最多的,外國人使館那邊也丟垃圾。在中國人里邊又發(fā)現,媒體人丟的最多的,第二是普通市民,第三是機關、事業(yè)單位,就是看臺的區(qū)域。這些東西恰恰是證明一個國民的基本素質。我們要來看生態(tài)文明建設也是要看這樣。不能光看正面光鮮的東西,要站在它的背面看,是不是也是那樣的。
我覺得中國網也可以帶領大家走出去,世界上有十個著名的綠色城市,像阿姆斯特丹、像美國芝加哥、我們發(fā)展中國家巴西的庫里提巴,各個城市都是有特點的,有些城市要做出你的業(yè)績來。比如尼泊爾的加德滿都,比如現在的倫敦也都是很好的,比如它對排量大的汽車,每天要征收25英鎊的環(huán)保稅,比如他鼓勵市民減少看電視的時間?,F在應該還要建議老百姓看微信的時間,看微信太誤事了,還毀眼睛,還電池污染,所以都得注意這些問題。還有一個是冰島的雷克雅未克,美國勃蘭特,還有新加坡,新加坡才700平方公里,戶籍人口350萬,沒國籍的人口加在一起500萬人。它就是說,像限制口香糖,北京現在禁煙了,限制口香糖這點還沒定,這都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系。比如新加坡在十年前就建零耗能的建筑,這一個獨棟的建筑,不用接電,不用接氣,完全用太陽能來解決這樣的問題,就是綠色能源。
大家都說缺水,新加坡缺不缺?缺。1965年從馬來西亞獨立的時候,馬來西亞供它水,他都害怕,說怕馬來西亞人在管道里邊放點毒藥,新加坡的人就沒了。所以,他一直有這種危機感。中國香港沒有,中國香港的人口比新加坡還多,面積也不比新加坡小,但是新加坡應急,他收集雨水,有人說“海綿城市”,你能做到嗎?新加坡就是真正的“海綿城市”,他就收集雨水,它跟馬來西亞簽的供水合同100年,100年沒到,他現在不用馬來西亞一滴水,這就是“海綿城市”。不用消耗外邊的,新加坡沒有河流。他一滴水都不讓流走,這就是“海綿城市”。
多倫多用五大湖的水來降溫。北京也是,有的地方晚上的電便宜一半,晚上能制冰塊,白天讓風從冰塊上吹過,然后給那個系統(tǒng)循環(huán)降溫。所以,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高招,都有自己的絕招,咱們有哪些?有沒有?這都是需要考量我們智慧的。比如說管道的立體建設,新加坡人就是這樣的,中國人不重視,攤大餅。我到歐洲去,人家也是花崗巖,但是人家是40公分,然后是插在這兒,一個一排的,四周用沙子灌的,水自然下去,很多廣場500年以前就是鋪這個石頭,500年以后也沒事,中國人就講究表面,你也鋪40公分的花崗巖就沒事,但是你搞那么大的塊,有的是80×80,有的是1米×1米,怎么能是會呼吸的廣場?
我們要注重細節(jié),科學家說把綠地變成城市的,將來雨水排得走就排,排不走,讓雨水把這個填埋了。然后總理又說,北京市的停車很困難,能不能在綠地下加修兩層停車場,挖開了,再把綠地復原,現在五棵松廣場就搞這個,同時一片綠地,防洪人這么想,停車人這么想,這就需要城市內部綜合的協(xié)同。比如城市綜合交通的換乘的情況也是這樣。比如說,機場、長途汽車、火車站,中國就對接不上,可是在法蘭克福就是能對接,下了飛機到地下去坐火車。包括我們地鐵環(huán)城也是特別的長,有的都得走八百米,一公里的,也是很浪費時間的。我到巴黎,有三層五層的地鐵,大的垂直的電梯,中國這個沒有,如果有也只是給殘疾人服務的。但是,為老百姓的考量不多。
比如新加坡他們這個國家,很精致。我問他們炸藥存在哪兒?綠地下負765公里,而且它也是一個小房間炸了,另外一個不炸。所以,我們的城市你們的地下有多少。包括PX項目,新加坡有一個化工島,它的PX項目,自己只用2%,98%出口全世界,人家不出事,咱們有的PX項目,三年出兩回事。但是我看新加坡最近建的國力PX項目,都是新加坡大公司的。有些工廠是可以建的,建了必須要嚴格按規(guī)程來執(zhí)行,不能為了降低企業(yè)內部的環(huán)保成本,就偷排偷放,危害人民群眾的健康。
總之一句話,綠色城市建設和生態(tài)文明未來是亮點,特別是生態(tài)文明建設要注重制度建設,不光是一個項目,應該是從理念到制度,從制度到行為,從行為到結果、績效,一系列的明顯的改善。我的報告作到這兒,謝謝大家!
新聞熱圖 >>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