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處大別山腹地的漁潭村,屬國家級天馬自然保護區(qū),位于天堂寨國家5A景區(qū)和燕子河大峽谷景區(qū)之間,大別山風景道貫穿全境,是省級美麗鄉(xiāng)村示范村,省級鄉(xiāng)村旅游示范村。
曾經,這里貧困、封閉、落后,隨地有破舊的房子、隨處有生病的老人、隨時有輟學的孩子。而今在脫貧攻堅的浪潮中,乘風破浪,乘勢而為,一天天富起來、好起來、火起來。
2020年10月,世界旅游聯盟、世界銀行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把漁潭村旅游減貧做法列入《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減貧案例》,是什么讓這個小山村脫胎亂骨、一夜成名,媒體爭相報道,游客紛至沓來。讓我們走進漁潭,去感受她的簡單、樸實、厚重!
(魚潭村中畈新農村示范點)
一個美麗傳說
漁潭原名柳林溝,相傳明代末年有一位漁夫在此以捕魚為生,常年為村民擺渡,樂于助人,在當地很有威望,被尊稱為漁父。一次洪水暴漲,老人為救落水村民,不幸溺水身亡,人們?yōu)榧o念他,將此地更名為漁父潭,后延稱為漁夫潭、漁潭。
這里沒有美輪美奐的建設項目,沒有新奇險峻的旅游景觀。但她原生態(tài)、純天然、和諧自然,這里炊煙繚繞、雞飛狗跳、夫唱婦笑,有歷史痕跡,有文化熏陶,有資源稟賦。長潭河九曲百折,蜿蜒流淌;鮑家窩山高林密,泉水淙淙;汪氏古祠天工巧奪,壯麗恢宏;吊橋巖回望歷史,狼煙猶存;西元民俗獨特,瓜果飄香。
(魚潭村田野風光)
一座移民新村
前些年,在這個不到500戶的村子里,有10個村民組近千人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深處,近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,住房不安全、道路不通暢,看病上學不方便,更談不上公交車、廣場舞、互聯網了,可謂“一方水土難養(yǎng)一方人”。
2016年易地搬遷扶貧政策實施以來,大山深處的63戶人家率先“搬新家、挪舊窩”,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,一條條道路依山而建,道路橋梁、農田水利、文化廣場、衛(wèi)生室、停車場、游客接待中心等“雙基”建設應運而生,移民新村拔地而起。公交到了村,道路入了戶,網絡進了家,226戶860余人在此安居樂業(yè)。昔日貧困落后的小鄉(xiāng)村,如今成了名副其實的小“香”村。
(魚潭村舞獅表演)
一處紅色遺址
在漁潭村新屋組吊橋巖,這里曾發(fā)生過一場激烈的戰(zhàn)斗。1946年,國共“雙十協定”墨跡未干,蔣介石就公然發(fā)動全面內戰(zhàn),中共中央指示劉昌毅(時任中原軍區(qū)第一縱隊副司令員)繼續(xù)留守大別山地區(qū)戰(zhàn)斗,掩護中原主力部隊突圍到陜甘寧邊區(qū)。
1947年3月中旬,劉昌毅率部向岳西縣挺進,途經金寨縣古碑、水平、張畈,翻越佛頂寨大山,到達漁潭村時,突遭兩股敵人尾追堵截,情急之下,劉昌毅立即指揮部隊迅速過河搶占了吊橋巖(現漁潭村柏樹組),占據三個制高點,敵人一次次瘋狂進攻,在最危急的關頭,兩名戰(zhàn)士身縛手榴彈,從東西兩側同時滾向老鷹嘴巖下,引爆手榴彈,與敵同歸于盡,我軍居高臨下,乘勝追擊,取得戰(zhàn)斗勝利。
吊橋巖戰(zhàn)役,殲敵四百多人,繳獲迫擊炮2門、重機槍3挺、步槍400多支、子彈數萬發(fā)?!耙淮缟胶右淮缪?,一抷熱土抷一魂”,70多年過去了,老人們依然記得當年的殘烈的戰(zhàn)斗場景,巖壁上還留有清晰的彈痕。
(魚潭村燈盞地風光)
一段風雨滄桑
位于漁潭村長河組扇子排山上關帝廟,始建于清代咸豐元年(1851年),為當地永清會為祈求風調雨順、人畜平安,組織募資修建,用于供奉“武圣”關公,故稱為關帝廟。廟宇正三間,前兩側耳房,東有香房三間,入正門后有天井一座。相傳建成初期,門庭若市,香火不斷。
新中國成立后,廟宇已不再供奉“武圣”,先改為私塾,后陸續(xù)有廖姓、繆姓、丁姓、陳姓入駐安居。1958年,漁潭公社成立了多種經營合作社,一時興起種植白耳、黑耳,一些民間木匠、篾匠等能工巧匠云集于此,掀起了當時技能生產高潮,關帝廟再次走向顛峰。十年文革動亂,這里繁榮不在,遍體創(chuàng)傷。
上世紀九十年代,在見證160多年風風雨雨后,終因年久失修,破舊損毀嚴重,當地政府組織拆除。站在長滿荒草野樹的遺址上,昔日古建已不復存在,但殘垣、古樹、碑石凝聚著歷史的滄桑,給人們帶來無盡的遐思。
(魚潭村吊橋巖梯田雪景)
一處森林公園
鮑家窩林場位于漁潭村境內,屬于天馬自然保護區(qū),是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域,是植物的王國、動物的樂園,是一處寶貴的生物基因庫。境內有各類植物1800種,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“華榛”為鎮(zhèn)林之寶,香果樹、紅果吊樟、豹皮樟等稀有樹種隨處可見,娃娃魚、野山羊、銀環(huán)蛇等野生精靈經常出沒。
鮑家窩旅游資源豐富,境內高峰林立、溝壑縱橫、絕壁相連、怪石嶙峋、澗溪潺潺,森林生態(tài)完備,風光如畫。區(qū)內負氧離子豐富,是天然的氧吧。泉水清冽甘甜,PH值約為6.97,為地表一級飲用山泉水。最高峰“鼓肚巖”,海拔1384米,高聳入云;“羊角尖”海拔1150米,雙峰聳立,似羊角直入云霄;“天馬石猿”維妙維肖,小蓬萊、一線天、神龜洞、棋盤石等自然景觀星羅棋布,讓人嘆為觀止。
(魚潭村鮑家窩風景)
一味瓜果飄香
柳家沖野生山核桃谷,擁有山核桃林3000多畝,所產山核桃富含鉀、鈉、鎂等礦物質元素,具有極高的營養(yǎng)和保健價值,因皮薄肉厚,營養(yǎng)豐富,備受消費者喜愛,產品供不應求。
2011年,“全國鄉(xiāng)土專家”“六安市優(yōu)秀科技特派員”汪永全牽頭成立了西源山核桃合作社,帶領社員嚴把技術、農資、采收、質量、銷售等環(huán)節(jié),不斷提高質量,增加產量,做強品牌。近年來,通過提供種苗、技術指導、產品回收和務工就業(yè)等方式,幫助全村近30戶貧困家庭脫貧增收。目前,合作社山核桃年產值達300多萬元,已注冊“西圓”商標,通過了無公害綠色產品認證。
(魚潭村美麗鄉(xiāng)村一角)
一幅天堂神畫
山花爛漫的春天,五峰嶺上山青水綠、美不勝收。映山紅以其獨特的鮮紅、開放、熱情征服你的視界,蘭草花以其馨香、低調、優(yōu)雅喚醒你的感覺。
驕陽似火的夏日,相親河邊世外桃源、格外清涼。男人們擼起褲子,在田里牽著牛、掌著耙、呦呵著,女人們卷起袖子,在河邊捶打著衣服,談著、笑著;孩子們光著身子,抓著魚摸著蝦,打著、鬧著。
(魚潭村映山紅)
秋天一到,柳家沖的山核桃熟了,人們紛紛涌上山頭,樹上、樹下滿載著豐收的喜悅。獼猴桃掛滿枝頭,顆顆飽滿肥實,采下來放上幾天,便是山珍野味。天麻根植于大山深處,身藏于沃土之中,神秘且讓人不可琢磨。
冬天來了,西元莊外天寒地凍、白雪皚皚,屋內溫暖、其樂融融。厚重的棉衣裹不住好動的身子,孩子們正在進行一場只有快樂沒有輸贏的雪仗,衣服、鞋子濕了,凍并快樂著。大人們圍坐一攤篝火,吃著熏肉香腸,喝著天堂吊酒,醉并享受著。
(魚潭村野生天麻)
一縷鄉(xiāng)愁滿懷
冬日里的漁潭,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喜歡圍坐著一團爐火,吊上一鍋酒菜,蒸上一壺老酒,鍋里自然少不了一道美食,那就是紅豆腐。新鮮的豬血、豆腐、五花肉,伴著各種配料,經過風干發(fā)酵、太陽光照和煙熏火燎,一味紅得發(fā)紫、熏得馨香的美味紅豆腐就誕生了,這是世代漁潭人的美味傳承,記住她就記住了漁潭!
(魚潭村吊鍋宴)
自古以來,漁潭人便有舞龍舞獅之傳統,傳說龍能行云布雨、消災降福,獅是祥瑞之獸、大富大貴。時至今日,每逢傳統佳節(jié)或喜慶吉日,在鑼鼓齊鳴、鞭炮聲聲中,一場蛟龍漫游、祥龍擺尾、金龍逐珠正在上演,隨后勁獅出山、獅高眺遠、瑞獅踩球隆重登場。即使是七十出頭的老人或背著書包的孩童也要露上一手,因為這是一種鄉(xiāng)土文化,一種技藝傳承,更是一種近鄉(xiāng)情結。
(責任編輯:沈曄)